《毛泽东读书治国》,徐文钦著,中央文献出版社,2008年版
读书决定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,关系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,影响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。一个不读书的人、不读书的民族,是没有希望的。但现实情况是,一些人走上工作岗位后,很少读书了。让我们来看看毛泽东和胡耀邦的做法
毛泽东:“忙,就要挤”
不读书,有一个最重要的借口就是工作太忙,没时间读书。毛泽东作为党、国家、军队的最高领导人,日理万机,但他真正做到了博览群书。毛泽东在中南海丰泽园的个人藏书近10万册。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对毛泽东在中南海的藏书室这样描述:“这是一个中等大小的房间,四周墙边的书架上摆满了文稿,桌上、地下也堆着书。这房间看上去更像是一位学者的隐居处,而不像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大国领导人的会客室。”
毛泽东是如何做到博览群书的呢?
1945年12月24日,毛泽东收到一本普列汉诺夫著的《论一元论历史观之发展》。第二天他就读了11页,第三天读到27页;27日到29日,虽忙于为中央起草给东北局的指示,但仍读了14页……就这样,一本300多页的书,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就读完了。
1949年12月,在出访苏联前夕,毛泽东亲手挑选了有关苏联政治经济的书籍、几本马列著作、唐诗宋词、名人字画、中国和世界地图以及鲁迅的著作。在赴莫斯科途中,他除了批阅文件和与有关同志谈沿途各地的历史名胜风土人情外,其余的时间都用在了读书上。在莫斯科,各种外事活动非常紧张,可他还挤用饭前饭后的点滴时间认真地阅读鲁迅的著作。一次,刚回到住地,就要开饭了,他也不愿休息,拿出一本鲁迅的著作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。当工作人员把饭菜放在桌上时,他仍然顾不上吃。当工作人员轻声催他吃饭时,他说:“还有一点,看完就吃。”他用笔在书上圈圈划划,一直把二十来页看完才开始吃饭。
1958年3月,毛泽东在成都主持召开八大二次会议,在开会的20多天中,他为了不耽误读书,就在办公室里吃饭。吃饭时,他把面前的文件、书刊往旁边一拨,端起饭就吃。还没有等咽下最后一口饭,他就又全神贯注地工作或学习起来。正是阅读,使毛泽东能够及时发现问题。会议期间,毛泽东专门找人民日报总编辑吴冷西谈话,就人民日报和新华社在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,作新闻报道时如何坚持实事求是、坚持真理,坚决抵制“五风”的问题作了一系列重要指示,叫他注意在“报纸报导上,不要尽唱高调”,“不要鼓吹不切实际的高指标”。
1958年9月19日,毛泽东来到芜湖。刚刚住下,询问过服务员的姓名、年龄、父母及家庭的生活情况之后,他随即问道:“有没有今天的《芜湖日报》?”服务员取来报纸后,毛泽东便看起报纸来,边看边对服务员说:“读书看报,每天都不能少!”
有一年夏天在武汉,武汉如同“火炉”,毛泽东照样每天看书学习。书上的字很小,只好加大亮度。这样房子里就更热了,汗水不停地顺着脸颊往下淌。工作人员拿来毛巾请他擦一擦,他风趣地说:“看来读书学习也要付出一定的代价,流下汗水,学到了知识!”
晚年,他仍然是一边吃饭,一边看书。他常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:“饭可以少吃,觉也可以少睡,书可不能少读啊!”
毛泽东的卫士长李银桥回忆说:“据我所知,许多领袖人物大便时间都很长,期间都要看点什么。如周恩来习惯看报纸文件,贺龙喜欢看小人书……毛泽东喜欢看书。”
早在延安时期,在最艰苦最紧张的革命战争环境里,毛泽东也不忘读书。他提出:“要在工作、生产的百忙之中,以‘挤’的方法获得学习的时间……”他曾经对旧日的同窗朋友萧三说:“大家总推忙得很,学习不可能。……我自己过去也总是这样推诿,但近年把这种理论推倒了。忙,就要挤,比之木匠在木板上钉钉子,就可以挤进去的。”
胡耀邦:知识是领导的本钱
“知识是领导的本钱,不及时掌握理论知识和最新信息,怎么能做好领导工作呢?”说这段话的人,是曾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。
胡耀邦敢于冲破“两个凡是”的思想束缚,大胆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――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”,不仅显示了他的胆气,更显示了他的清醒头脑和真知灼见。这种对政治思想的准确把握,来自于他对马列著作的认真研读。
据胡耀邦的秘书高勇回忆,胡耀邦至少通读过《马克思恩格斯全集》两遍,《列宁全集》、《斯大林全集》各数遍,尤其是一些重点篇章,更是反复阅读。而《毛泽东选集》他不但读过十数遍,还特别让秘书找来建国前解放区出版的毛泽东著作,同《毛选》四卷本对比着读,仔细比较重新发表的文章于原版做了哪些修改,以求更好地理解毛泽东思想。
胡耀邦读书非常认真,不但用红笔画上杠杠,圈出重点,在页眉页边密密麻麻写上批注,还要做摘抄卡片,记笔记。在1987年辞去总书记职务到1989年去世的两年多时间里,他又通读了一遍《马克思恩格斯全集》,做了24本笔记,而此时的他已经是七十多岁的高龄了。
与胡耀邦接触过的人都能感觉到,胡耀邦是一位非常有魅力的领导。他善写文章,善讲话。他讲话从来不用秘书写稿,要不自己列个提纲,要么干脆提纲都不要,全凭自己的知识和口才。一旦开讲,定是引经据典,深入浅出,诙谐生动,滔滔不绝。他又是个不拘小节的人,讲到激动处,还要辅以手势,有时帽子碰歪都毫不在乎,往往是引来雷鸣掌声,极富感染力。这是因为他读书多,知识丰富。
胡耀邦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之时,非常重视民主党和无党派人士的理论著作。胡耀邦的女儿满妹在《思念依然无尽》一书里回忆,党外人士送给胡耀邦的个人新出版的著作,胡耀邦都非常高兴地收下,并迫不及待地读完。或许正是由于阅读了大量理论书籍,胡耀邦才拥有清醒的头脑和强烈的历史与社会责任感。
一次他在南阳卧龙岗武侯祠看到一副清代旧联:“心在朝廷,原无论先主后主;名高天下,何必辨襄阳南阳。”胡耀邦在谈笑间将它改为:“心在人民,原无论大事小事;利归天下,何必争多得少得。”随行的中国青年报记者陈鹤翔赞道:“这样一改,一个一心为民,两袖清风的革命家的远大志向和高尚情操表现无遗。”
胡耀邦也有风趣的一面,有时也会写一些调侃之作,例如调侃当时教条主义的《戏赠(于)光远同志 调寄渔家傲》:
科学真理真难求,
你添醋来我加油,
论战也带核弹头。
核弹头,
你算学术第几流?
是非面前争自由,
你骑马来我骑牛,
酸甜苦涩任去留。
任去留,
浊酒一杯信天游。
很多人羡慕他读那么多书,记得住那么多东西,说他是天才。不过,胡耀邦更重视勤奋。上世纪60年代郭沫若曾在《中国青年》杂志上发表一篇文章,题目是《天才与勤奋》,胡耀邦读了以后赞赏地说:“郭沫若的‘爱好出勤奋,勤奋出天才’说的很对。”他曾对一位老同志的孩子说:“我和你爸爸没有念过大学,但自信超过大学水平。凭什么?凭拼劲!”他在延安时期每晚都点着煤油灯读书到深夜,毛泽东称赞他读书刻苦,特别推荐他担任抗大总支书记。
胡耀邦的勤奋,还体现他读书有计划,能做到定量有恒。他说:“要读马恩列的全集,要读四书五经,要读完古今的文学名著,要读完二十四史……这些书一共有五千万字。一个人一天能读一万字,读完这些书至少也得十四年。二十多岁的干部按照这个方向努力,到了四十岁左右,可以成为一个学者了。”
即使身处逆境,胡耀邦也不忘记读书。被下放到“五七”干校劳动期间,由于当地自然条件相当恶劣,分配给他们的活也特别苦,很多人都对生活非常悲观。甚至有个女同志说:“人都没用了,读书还有甚么用?”所以当大家结束一天繁重的劳动,摇着蒲扇驱蚊聊天的时候,只有胡耀邦躲进草房刻苦读书,从夏到冬,日日不辍。
恢复领导职务后,胡耀邦仍然每晚读书到深夜。有人问他:“你事情这么多,为什么还要读书?”他回答说:“再忙也要挤时间看。知识是领导的本钱,不及时掌握理论知识和最新信息,怎么能做好领导工作呢?”
1986年,胡耀邦以前的秘书高勇把一本手册送到胡耀邦那儿,希望他给题几个字。胡耀邦想了想,为他写下“孜孜不倦”四个字。这四个字不仅是他对高勇的期望和鼓励,更是对年轻人的期盼和要求。